返回第九十四章 又是随心所欲(2 / 2)晋末长剑首页

但全部聚居在一处也不现实。

虞喜这种搞观测、计算的还好说,葛洪这类需要采药、炼丹的则不适合。

再者,这些人一般都有产业,很多人还很看重,比如王戎就和他妻子双双执牙筹计算家产,日夜不辍,为家里开辟了水果、竹器等多个财源,你让他交给外人管理他还不放心呢,必须亲历亲为。

只能说先凑合着来。

至于说朝廷主导的科学研究,说实话,到自前为止,邵勋没见到一个有主观能动性,主动申请某个研究方向,然后申请人力物力财力的官员,全是混日子的。

只能由他自己提,但他自己也不太懂。

比如望远镜,没玻璃就去找通透的水晶,花了好久才找到,但磨了许久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没磨出名堂。

这其实就是邵勋和工匠都不知道工艺细节。

镜片怎么磨?曲率控制到什么程度?误差控制到什么程度?

磨好镜片后,需要对齐、调焦,不然不能用,怎么弄?

小孔成像现象先秦时期就被发现了,西亚、欧洲也或早或晚发现了,但为什么一直到很晚才搞出望远镜?工艺、材料是一部分原因,没有系统的光学理论(如折射定律)指导也是一部分原因一一这一点最可惜,墨家发现了这个现象,

为什么不多做实验、升华总结成理论呢?

某个发明的出现,一定有前面许多代相关知识的积累,并非一而就。

但这套体系也不能放弃,万一哪天有惊喜呢?万一呢?

总体来看,邵勋规划中的科研体系总共分三大类。

其一是民间私人爱好者一一这是自发动力,如虞喜;

其二是以少府等机构为主的朝廷衙门一一这是体制内升迁奖励,如刚被提为从九品的那位工匠;

其三是以打理庄园、货殖经商为主的豪族成员一一如培育水果良种的琅琊王氏,这是经济利益刺激。

有枣没枣打一竿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三类人和邵勋一样,只不过他们受经济利益驱使,主动提出研究方向,比如培育良种等等,投入人力物力搞研究。

既然消灭不了土族,那就尽可能改造他们。

哪怕只改造了一点点,那也是进步。

社会风气、主流学说是会变的,物质决定意识,哪怕二代开始不太重视这些事情,那也为天下留了不少东西,还是有进步。

尤其是玄学盛行的年代,可塑性较强,都开始探讨宇宙万物了。

后面还得结合进展,不断举办清谈,将这些人讨论的东西拐个方向。

******

邵勋下午就见到了虞喜,一番言谈之后,大为满意,立授万象院学士,赏绢百匹。

虞喜兄弟及妻被救免,其他虞氏族人则不在赦免之列(如虞谭家人)。

临走之前,邵勋问了他一个问题:“尧帝时昏中星在星昂那年,距今真是二千七百余年吗?”

虞喜然。如果年份错了,那他算得就有误差。

送走虞喜后,邵勋让其他人退下,然后将石氏揽在怀中,轻声问道:“方才为何不愿见陆玩?”

石氏捂着脸,道:“妾担心———””

邵勋解开石氏衣襟,用力揉捏着,道:“担心陆玩见到朕这么对你吗?”

“陛下。”石氏呼吸有些粗重。

她更恨自己不争气,被天子两句话一撩拨,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再被一搓揉,已然难受得紧。

“司马景文很喜欢你啊,听闻差点立你为皇后。”邵勋说道:“你不愿被陆玩见到人在此间,难道是对司马睿心中有愧?”

石氏鸣咽一声,身体有些抖。

“司马睿是对的,你是个尤物,现在归我了。”邵勋轻轻挪开石氏捂在脸上的手,道:“若肚子大了,怎么见人?你一贯在晚辈们面前以端庄贤淑的姿态示人的,还训斥过晚辈吧?若让她们看到你这个样子一一”

石氏又将脸埋到邵勋怀中,被那些话刺激得满面潮红,哀求道:“妾愿服侍陛下,求陛下不要说了。”

“为何不能说?”邵勋轻笑道。

石氏懦一会,道:“陛下你对山宜男、诸葛文彪就很好,宛如君子,为何对我百般折辱?”

说完,可能是真的难过了,忍不住哭了起来。

“你不也很喜欢吗?”邵勋轻拢慢捻抹复挑,随口问道。

石氏脸上刚刚消退的血色又再度上涌,红得不得了。

“男欢女爱,本就寻常。”邵勋轻声说道:“放心,你我之间的私密事情,

不会被外人看到的。你是说私下里怎么样都行吗?”

石氏不说话,只颤了一下。

邵勋轻抚着石氏的脸,叹道:“这张脸,不知道出席过多少次朝会了,代表了大普的脸面。建邮百官、土人见到这张脸,皆敛容肃立。晚辈们见到这张脸,

战战兢兢。美丽、威严、贵气—-朕的后妃太古板了,我若有些出格之举,她们抵死不依。”

石氏不明所以地看向邵勋。

许久之后,天子已经走了,石氏跌跌撞撞地起身,打水梳洗。

她花了很久才洗完,头发湿漉漉的。似乎有些不放心,又对着铜镜仔细打量,更微微着眉,仿佛有些味道仍在鼻尖索绕似的。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干呕了起来,然后一一她就顿住了。

“石贵嫔。”应氏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石氏回过神来,脸色条件反射式地恢复往日稳重、慈爱的模样,将秀发束好后,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走过去开门时,她的步伐很稳,但心里有些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