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七零下乡女知青14(2 / 2)快穿从极品恶毒小姑开始首页

这也让其他人因此还产生了一个误会。这些知青们还以为她是花了钱租房子。

所以日子才过得那么一般的唯一的好处应该就是有个单独的居所了。

可聪明人能够观察到沈玉露状态的看着这姑娘面色红润,整个人血气又很足的样子,就知道平时的日子过得一定不差了。

西北这边的风沙大,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更是仿佛都要将大地给烤干了。

短短几年的时间过去,曾经那些白白嫩嫩的知青们皮肤已经晒得和当地这边的人没什么两样了。

沈玉露每天都抱着厚厚的头巾,用的不少空间里面的护肤品。在几年的时间过后。

她虽然没有晒成那种过分黑黄的肤色,但是也能够看得出皮肤是有些偏黄的了。

不过这种皮肤也很符合这个年代的画风。等到将来回去养个几年,应该就能够慢慢地恢复过来了。

在这种繁重的体力活下面,有人因为坚持不想去而选择了,在当地结婚,还有不少盼着有一天才能够回城的。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沈珍珠都是靠打零工生存下来的,那些存款其实也都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后来经过媒婆的介绍,沈珍珠还是成功的,把自己给嫁了。

可对方并不是什么干部家庭,家里的条件也比较一般,还要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的。

即便那个比自己还大了八岁的丈夫是一个正式工。

在家里每个月的时候还要交一部分家用给公公婆婆那边能够省下让他们小家存着的钱就更少了。

沈珍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每天不仅要接各种街道办那边的活。

还要在家里做家务,伺候公公婆婆还得照顾孩子。

从前的沈珍珠是副主任家受宠女儿,不用操心这些人间烟火。可现在的日子却过得挺惨的。

因为娘家的事情传的太广了,婆家这边每次提起这件事情都是嫌弃和贬低的,在婆家沈珍珠都没办法抬得起头来。

正在糊火柴盒的沈珍珠恍惚之间仿佛有听到了房间里面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她那张曾经年轻漂亮的容颜消磨的已经成黄脸婆了。明明还很年轻,可是却给人一种很沧桑的感觉。

听到房间里面传来了孩子的哭声女人有些不耐烦。

刚来不想去听房间里面孩子的哭声,可是下一秒婆婆带着孩子骂骂咧咧的过来了。

“沈珍珠,你耳朵是聋了吗?连我大孙子在房间里面哭都没听见。

你这个女人到底是怎么当妈的?你这么狠心的对孩子不管不顾的,难道就不怕将来孩子不让你这个亲妈?”

抱着孩子的老婆子口中絮絮叨叨的脸上好像有写满了对这个大孙子的关心似的。

沈珍珠听得耳朵都已经有些烦了。可是为了防止这个婆婆继续这样继续叨叨叨叨叨叨的念下去才有停止这个孩子的哭声。

她只能够将儿子抱了过来。

“妈,我刚才也是抽不开手,所以才没有管孩子的。孩子哭两声。

你就让他哭呗,养成了天天抱孩子的习惯反而还不好。

还有家里不是有你这个奶奶帮我带孩子吗?这孩子就和你这个奶奶亲。”

这小兔崽子就是个小魔星。一天到晚见不到人就要要开始哭了。

沈珍珠听着也是觉得有些烦的。她巴不得把孩子丢给婆婆带自己就可以不用管。

虽然自己是亲妈,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深珍珠在心里面默默的骂小兔崽子。

自从家里出了事情之后,本来就读书不太好的……于,更是没把什么心思放在学习上面。

初中毕业之后,沈浩宇就没有打算继续读下去了。没有读书又找不到工作的,一直在街头巷尾的游荡这也不像话。

那个时候沈珍珠都还已经结婚了。可是这个姐夫家里却不太欢迎沈浩宇。

这个小舅子沈浩宇没办法在姐夫家里这边弄到好处,就连成功蹭饭的次数都很少。

没办法,实在是没饭吃了,手头上那些钱都不够花的,他就主动去下乡了,虽然下乡的日子累了点。

但只要肯干活的话,还是能够有点吃的不会饿死。

在沈浩宇主动下乡之后,沈珍珠整个人也是松了一口气。她可以不用管这个弟弟了,那么自己也能够更轻松一些了。

只是这一家人知道沈珍珠,现在连最后一个亲人都不在城里面了。

难免对这个儿媳妇就更加的看不上了,对这个儿媳妇的态度也不见得有多好。

这也是沈珍珠,在短短几年快速衰老下来的原因。

听着这个儿媳妇居然还有胆子和自己顶嘴,把自己当作老封君老太太的,婆婆也毫不客气的掐起了这个儿媳妇手臂上的软肉。

“好,你个省珍珠,我看你是这两年还没有学乖,居然还敢和我这个婆婆顶嘴了。

如果不是因为我儿子娶了你,那你这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嫁得出去了,哪里还有现在这样的日子过。

叫你好好看着孩子,你就好好看着孩子就是了,其他的你多嘴干什么?我看你是身上的皮子又痒了。”

这一家人拿捏一个没有任何依靠的儿媳妇也是拿捏的死死的,这几年不仅言语之中都是各种贬低。

无论是家里的男人还是这个婆婆,都会对沈珍珠这个儿媳妇下手。

从前刚加进来的时候,沈珍珠还会反抗,可是每次反抗之后这一家人下手就更重了,简直不拿她当人看。

沈珍珠都有些后悔当初嫁给这个男人了,可是现在就算是后悔也没用了他们两个孩子都生了。

这一家人也不会放过她这个好用的儿媳妇。她有时候在精神恍惚的时候都还在想着是自己这样。

在城里面的日子更苦,还是乡下干活的日子更苦。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随后就传来了,高考要恢复的消息,那些乡下的知青们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子回城。

今年还有去年刚刚高中毕业的这些学生们则是迎来了一个好机会。

各地的人都开始重新在学业上面卷了起来。

乡下的人忙着去买书,寻找能用的资料等等,现在如果有人愿意卖这些资料的话,应该是供不应求的。

各地的这些出版社处于一个门疯了的状态。

现在书店里面的那些书籍和资料都已经一抢而空了,现在还有人都在等着书店那边开门。

回收站那边更是被人翻的底朝天了,就为了找一本二手的书籍。

这些也足以见得他们想要参加高考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