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梁决定先放放,找找别的路子。
“你毕业了还会继续写小说吗?”林小溪好奇的问道。
“啊,小说?不,不,这是最后一本了,以后工作了就可以拿工资了。”
唐家梁回过神来急忙摇头道。
当初写小说的原因只是因为想赚钱可没打算当作家,写了几部小说,更让他明白自己就不是那块料,要不是故事非常吸引人,周卫军不可能主动帮忙改稿润色的。
《黄飞鸿系列》让他给整成了上中下三部,每部十来万字,前年给发表在《故事会》上,稿酬是千字10元的最高标准给的。
《故事会》是双月刊,《黄飞鸿》每期发表两万字左右。
他的床底下塞满了尼龙袋,里面装的就是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由《故事会》转邮给他的。
这些书信里面不少都夹着1块,两块,各种面值的毛票和分票以及各种各样的票据。
据说这是传统,因为以前作家写书是没有稿费的,读者就想办法支持作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好让作家们有充足的精力继续写作。
原本唐家梁是想还回去的,他自己虽然没什么钱,但是他家里却不缺钱,他妈妈拿的是5级技术工资,每月178块钱。
后来,他的编辑就给他讲了子贡赎牛和子路受牛的故事。唐家梁也就明白了,他不缺钱,不代表别人也不缺啊。
刚开始,唐家梁还美滋滋的看看读者来信。
后来发现他的读者大都是和他探讨剧情,甚至还有极个别对他破口大骂的,说他写的是封建残留。
嘿,姥姥!我就这么写了,怎么地吧。
唐家梁不耐烦了,最后交给他妈和妹妹还有林小溪拆阅着玩。
本来想着《黄飞鸿》结束,他就不写了。但在娘仨儿的鼓(威)励(胁)下,唐家梁不得已又薅了《太极张三丰》,《黄飞鸿》快结束了,《太极张三丰》正好接上。
“你写的小说还挺好看的,哎,你还会写别的类型小说吗?就像《高山上的花环》那样的。”
“不会,”唐家梁看着林小溪,老老实实的回答。
“哎,你就不能……”
“小溪,你自己也可以写,我看你平常老是和我演戏。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好啦,回家吃饭了。”唐家梁连忙祸水东引,让林小溪自己引火烧身。
吃过早饭,林小溪带着自转旋翼机的设计图纸给唐家梁送了过来。
唐家梁小心的收好图纸,放进书架上的一本书里。
“小溪,快过来,我又有新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