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3章 痛失勤格(1 / 2)我和宰相刘罗锅首页

刘泷被斩,我和勤格格一病不起,这可吓坏了刘墉及刘希鹏父子。自从单莹嫂子死后,勤格格的身子骨就一天不如一天,又加上这次的打击,她的病情严重恶化。嘉庆得知后,立刻带了宫中最好的太医前来为我们诊治。

嘉庆看着勤格格,眉头紧蹙,眼中满是忧虑与关切。他轻轻走到床边,抬手示意太医退下,温声说道:“勤姑姑,莫要再伤心难过了。刘泷之事,实在出乎朕的意料,可国法在前,朕亦不能徇私。”说罢,他又转头看向我,目光中带着安抚:“还有你,刘大人,你是和硕履老亲王家的额驸,也是我大清两朝元老。莫要过度悲伤,把身子熬坏了,我大清还离不开你呀。”

勤格格面色苍白,勉强撑起身子想要行礼,嘉庆赶忙伸手制止:“快别乱动,姑姑安心养病要紧。朕知道你与刘泷母子情深,可逝者已逝,你若再这般不爱惜自己,他在九泉之下又怎能安心?”

“皇上……”勤格格声音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泷儿他……他死得好冤……”

嘉庆轻叹一声,缓缓坐在床边,语重心长地说:“朕明白你的感受,刘泷是您的儿子,虽未做官,但也曾为朝廷做过不少事情,朕又何尝忍心。只是他此次犯下的过错,关乎国法威严,朕身为一国之君,若不秉公处置,又如何能服众?但朕向你保证,关于你们二老的今后,朕绝不会弃之不顾。”

我忍不住开口:“皇上,刘泷他平日也是个懂礼守法的孩子,这次实在是事出有因……”嘉庆抬手打断我:“刘大人,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朕也调查过,可国法就是国法,朕不能开这个口子。”我无奈地低下头,心中满是苦涩。

随后,嘉庆又看向我,目光中满是鼓励:“额驸也一样,勤格格如今病重,正需要你在旁陪伴支持。你们俩自成亲以来,情谊深厚,你的振作对她来说至关重要。待勤姑姑身子好些了,朕准你几日假,带着勤姑姑出去散散心,换个环境,也能让你们心情舒畅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莫要沉浸在悲痛之中,往后的日子还长。这世间虽有诸多不如意,但也有许多美好的事等着你们去发现。至于刘墉刘大人,朕也会好生安抚,你们无需担忧家中之事。只管安心调养身体,待你们康复,朕还盼着能再看到你们笑语晏晏的模样。”

嘉庆探望后就离开了刘府。在太医的细心诊治下,我的身体逐渐好转,可勤格格的身体状况却日益变差,无论太医如何诊治都无济于事。就这样,一个月之后,勤格格一命呜呼,撒手而去。

勤格格的离世,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刘府每个人的心上。刘府上下瞬间沉浸在一片悲痛欲绝的氛围之中。灵堂内哭声震天,白色的挽联在风中无力地飘动,似是在为这位善良温和的女主人哀歌。

刘墉老泪纵横,他颤颤巍巍地坐在灵前,手中紧紧握着勤格格生前最爱的一件旧物,那是他们多年情谊的见证。曾经,勤格格在府中操持大小事务,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的温婉善良化解了多少府中的矛盾。如今人去楼空,往昔的热闹与温馨仿佛还在眼前,却已化作了无尽的哀伤。“勤儿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刘墉的声音带着哭腔,沙哑得几乎难以辨认,他的身子也因过度悲伤而微微颤抖,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刘希鹏身穿重孝跪在灵堂一侧,双眼无神地望着姐姐的灵柩,泪水早已干涸。他虽然两三岁时就过继给刘墉,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是勤格格看着长大的,两人亲密无间,甚至有时候以母子相称,刘墉和单莹嫂子也从未说过什么。想起小时候,勤格格带着他一起嬉戏玩耍的日子,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如今婶母突然离去,他感觉自己的一部分生命也随之消逝了。平日里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汉子,此刻面容憔悴,失魂落魄,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我更是悲痛欲绝,如同行尸走肉般守在勤格格的灵柩旁。自她病倒以来,我从未想过会这么快失去她。那些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此刻都成了最锋利的刀刃,一下又一下地刺痛着我的心。每一个回忆的片段都让我肝肠寸断,我不停地自责,为何没能更好地管教刘泷,为何没能照顾好我的爱妻勤格格,为何不能替她承受这一切痛苦。

刘希鹏走到我身边,声音低沉:“姑父,您别太自责了,姐姐她……她也不希望看到您这样。”我苦笑着摇头:“鹏儿,我这心里……实在是过不去这个坎啊。”

整个刘府的下人也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往日的欢声笑语早已不见踪影。他们平日里受勤格格的照顾与关怀,对她敬重又爱戴。如今,看着灵堂中那冰冷的棺木,想起勤格格的音容笑貌,许多人都忍不住低声啜泣。厨房的张妈边哭边念叨:“勤主子那么好的人,怎么就走了呢,以后再也吃不到她亲手做的点心了……”

出殡那天,嘉庆下旨停朝一天,专门安排了惠郡王永璘带着嘉庆的儿子旻宁、绵恺、绵忻以及永璘的两个儿子为勤格格披麻戴孝。还有和刘墉及我关系不错的一些朝中大臣、亲朋好友前来送葬。

这天,老天爷也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勤格格的离去而哀伤。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哭声在街道上回荡。我紧紧扶着灵柩,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每一步都似有千斤重。其他一干人等跟在后面,个个神情悲戚。沿途的百姓们听闻是刘府的勤格格离世,也都纷纷驻足默哀,他们虽不与勤格格相识,但也被这悲痛的氛围所感染。

下葬完毕回到府中,刘府仿佛被一层阴霾永远笼罩。曾经我和勤格格住过的屋子,如今只剩我一人独居,门扉紧闭,却怎么也锁不住满堂的悲伤。我时常独自坐在屋子里,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回忆着她的一颦一笑,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下。刘墉也变得沉默寡言,常常对着勤格格的牌位发呆,府中的事务也无心打理。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刘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每个人都在痛苦中挣扎,试图从失去刘泷及勤格格的阴影中走出来,却发现那悲伤如影随形,久久挥之不去。

日子如流水般缓缓淌过,刘府的悲伤氛围却依旧凝重,像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起初,刘墉和我都沉浸在痛苦的深渊中难以自拔。刘墉常常对着勤格格的牌位,一坐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眼神空洞而又哀伤。我则把自己关在与勤格格曾经共处的房间里,抚摸着她的遗物,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泪水总是不自觉地模糊了双眼。

然而,生活的车轮不会因为悲伤而停止转动。府中的事务堆积如山,无人处理。看着刘府逐渐变得混乱,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一天,我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走出房间,来到刘墉面前。他的头发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更加苍白,面容憔悴,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精气神。我轻声说道:“三哥呀,勤格格和刘泷泉下有知,也不愿看到我们如此消沉。这府里的事,还得我们撑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