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便不会这样难(2 / 2)平行时空的林黛玉首页

贾母史氏史文洁做了奶奶辈之后,各房送来的菜越来越多,份例也涨了很多。

她从那时候开始就严令厨房每样菜都做最小份儿的,也不让各房送菜。

虾仁蒸饺一笼屉有六只,贾母史氏史文洁只吃了一只,三小姐探春吃了三只,还剩下两只,小丫鬟留给了鸳鸯。

澄粉做的虾饺样子可爱,晶莹透明,像是玉一般,探春在祖母那儿第一次吃到的时候就很喜欢。

粢饭团、油炸糕也剩了两三个,小丫鬟留给了待书和翠墨。

银耳莲子红枣,青菜香菇粥也剩了很多。小丫鬟分给了婆子们。

“二哥哥,要不我们一会儿去钓鱼?”

探春看二哥哥宝玉吃完了早饭,就要回房,便放下了手中的书卷,叫住他,问道。

宝玉被三妹妹探春这么一问,猛地想起了和表妹黛玉在林府后院的河边钓鱼的情景。

那会儿的风还很热,没有现在这么凉爽。

宝玉的眼里一热,一种无端的不可名状的委屈涌了上来。

不知道怎么,看姑母、姑父还有祖父的态度,好像自己连喜欢黛玉妹妹都是什么过错一样。

有一些像自己和大哥(贾珠)同时被父亲(贾政)提问功课,自己不论准备得多么好,回答的多么好,父亲似乎总是不满意,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大哥。

自己也很委屈啊,能怎么办,自己天性就跟大哥不一样,孔夫子都说因材施教了,那些虚伪的大人们还是要拿着同一套标准来丈量根本禀赋不同的孩子。说一套做一套,说的好听,做的却永远不会、也不敢堂而皇之地宣之于口。

所谓的好坏、标准、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似乎总是可以根据他们大人的需求而变化,被他们搓扁揉圆,以符合每一次他们这些虚伪的大人们想要要求的内容。

照祖母身边的贴身丫鬟鸳鸯姐姐的说法,姑母不喜黛玉妹妹和自己成婚的原因之一,在自己母亲身上。

说是很久以前,在姑母还没和姑父成婚的时候,住在京都荣国府的时候,便和母亲多有龃龉。

两人都是千娇万惯养大的世家小姐,家世相当,性子里都有一种不容许被轻易挑战或冒犯的傲气,于种种小事之上常起口角纷争。

虽说按照常理,应该是新媳妇让着小姑子,但母亲(王夫人)觉得自己是平着嫁进荣国公府的,家世与父亲(贾政)相当,是两家平交,而且嫁妆又充裕,一辈子都不用花父亲和荣国公府的一分钱。

况且按她的身份,就是嫁一个可以继承家中爵位的嫡长子也是足够的,可嫁给了当时官位并不显、也并不能继承家中世袭爵位的荣国公府二公子(贾政),心气并不平顺。

父亲当时又荒诞不经,流连花丛,新婚不久便常宿在秦楼楚馆。刚刚把母亲娶进门,就急不可耐地求了祖母把自幼服侍自己的身边人抬了姨娘,就是如今的赵姨娘。母亲新婚不到月余,便等同于寡居,几乎没得到过半分来自相公(父亲贾政)的柔情蜜意和小心呵护不说,连面子都没有几分,心中失落、忿怒、忧伤、哀怨不少,心绪不佳。

这种情况下,她便没有多少柔情和耐心可以给相公的妹妹了。

若是母亲和父亲两情相好,感情和谐,说不定母亲至少表面上还会对姑母客气一些,那样,自己喜欢黛玉妹妹这件事便不会变得这样难。

唉...说到底,自己也改变不了以前发生的事情。

而且姑母和母亲之间的不和又过去了这么久,虽然都是年少时候女子之间的小事情,到底过了这么久了,很难再解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