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西安那承载千年风华的古韵深情作别后,刘顺如同一只即将开启新征程的候鸟,怀揣着对未知旅程的无限憧憬,踏入了成都——这座弥漫着烟火诗意与独特魅力的城市。
甫一踏入成都,那空气中交织着的火锅香气、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以及历史沉淀的韵味,便如同一股温柔而强大的力量,将刘顺轻柔地包裹其中,仿佛在他耳边低语,诉说着这座城市数不尽的精彩故事,引得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寻每一处角落。
刘顺悠然漫步在锦里古街,仿若穿越时空,步入了一条岁月交织的梦幻长廊。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宛如岁月的老者,静静伫立,见证着时代的更迭。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往昔的繁华。那精美的木雕,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彩绘的梁柱,色彩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鲜艳夺目,讲述着古老的传说与故事。红灯笼似熟透的柿子,沉甸甸地悬挂在屋檐下,微风拂过,轻轻摇曳,宛如在吟唱着古往今来的悠悠歌谣,为古街增添了一抹浪漫而神秘的色彩。
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生活乐章。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们,恰似五彩斑斓的鱼儿,在这古街的“海洋”中穿梭。有的手持专业相机,眼神中满是兴奋与专注,如同执着的寻宝者,不断变换角度,试图捕捉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将锦里的古韵今风永久定格在镜头之中。每一次快门的“咔嚓”声,都似为这座城市的美丽谱写的音符。有的则在街边琳琅满目的小店前流连忘返,目光在色彩斑斓的特色纪念品上徘徊。他们精心挑选,仿佛在寻觅失散已久的珍宝,期望能找到一件独一无二的物件,带回远方的家,让这份成都记忆在异地生根发芽。孩子们则像欢快的小精灵,在人群的缝隙间嬉笑奔跑,他们纯真无邪的笑声犹如清脆的银铃,在空气中肆意回荡,为这条古老的街道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那笑声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让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刘顺置身其中,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内心深处那久违的活力如同被春风唤醒的种子,悄然萌动,渐渐绽放出期待的花朵。
突然,一阵孩子们清脆悦耳的欢呼声,如同一串灵动跳跃的音符,钻进了刘顺的耳朵,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他顺着声音的方向快步走去,只见一群孩子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聚在一起,个个都仰着小脑袋,目光齐刷刷地紧盯着一位糖画艺人。艺人手中稳稳握着一把小巧精致的勺子,那勺子在装满金黄糖浆的锅里轻轻一舀,一勺宛如流动黄金般的糖浆便被盛起,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紧接着,艺人的手腕如同灵动的舞者,开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只见他手腕灵活地翻转、抖动,那糖浆便如丝般细腻地从勺尖落下,在光洁的石板上迅速勾勒出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整个过程犹如一场神奇的魔法秀。眨眼间,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跃然“板”上。老虎张着血盆大口,露出尖锐且泛着寒光的牙齿,仿佛在发出震天的咆哮。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犹如两颗璀璨的宝石,凝视着前方的猎物,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石板上猛扑而出。孩子们被这逼真的形象吓得本能地往后缩了缩身子,小脸满是紧张,但随后又被这神奇的技艺所震撼,爆发出一阵惊叹声,那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
紧接着,艺人手下不停,一只灵动活泼的猴子俏皮地出现在石板上。猴子抓耳挠腮,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动,仿佛在盘算着什么鬼点子。它那滑稽的模样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有的孩子甚至忍不住模仿起猴子的动作,手舞足蹈,嘴里还发出“吱吱”的叫声,引得周围的大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为这古街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欢乐。不一会儿,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在艺人的巧手下诞生了。凤凰的羽毛根根分明,每一根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光芒,宛如天边绚丽的彩霞。那高昂的头颅,舒展的翅膀,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天际,翱翔于广阔的苍穹。孩子们不禁齐声拍手叫好,眼神中充满了对艺人精湛技艺的钦佩与赞叹,有的孩子甚至忍不住问道:“叔叔,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刘顺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完全被艺人精湛的技艺深深折服。他忍不住走上前去,与艺人攀谈起来。艺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一边继续手中的创作,一边说道:“这糖画的手艺,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学啦,到现在已经几十年咯。每一幅糖画,都是我用心血浇灌出来的结晶,就像在讲述一个个独特而又精彩的故事。我小时候啊,生活条件可不像现在这么好,那时候最盼着糖画艺人来村里。每次看到他们来,感觉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了。能吃到一口糖画,那简直比过年还开心,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后来我就下定决心跟着师傅学,这手艺一学就是一辈子,越做越觉得有意思,它就像我的老朋友,我已经和它分不开啦。”
说着,艺人像是为了进一步展示自己的技艺,又熟练地画出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兔子的耳朵高高竖起,宛如两个灵敏的信号接收器,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它那红宝石般的眼睛,清澈明亮,正小心翼翼地张望着四周,仿佛在草丛中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三瓣嘴微微张开,仿佛在轻声咀嚼着鲜嫩的青草。这时,一个小男孩忍不住伸手想要摸一摸小兔子,却被艺人笑着拦住:“小朋友,别急,等它稍微凝固一下,就可以拿起来吃啦。”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那只糖画小兔子。
旁边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不甘示弱,大声说:“叔叔,我想要一个蝴蝶的,要最大最漂亮的!”艺人笑着点头:“好嘞,小姑娘,看叔叔给你画个最漂亮的蝴蝶,保准比真的还好看!”只见艺人手腕快速舞动,糖浆如丝般滑落,不一会儿,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便出现在石板上,翅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就要翩翩起舞。小女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哇,好漂亮!谢谢叔叔!”周围的孩子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刘顺看着艺人专注的神情,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对糖画纯粹的热爱与执着,不禁在心中感叹,这些看似简单的糖画,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间艺人无数的心血与汗水。每一幅糖画,都是民间艺术传承的鲜活见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不知不觉间,刘顺的脚步被空气中弥漫的浓郁香气牵引,来到了一家火锅店门口。尚未踏入店门,店内热闹非凡的景象便映入眼帘。人们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空间,那热烈而温馨的氛围,仿佛能驱散一切疲惫与阴霾。火锅的热气如云雾般升腾,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欢乐画卷。
刘顺走进店内,找了个空位坐下。不一会儿,服务员迈着轻快的步伐,端上了热气腾腾的火锅。火锅一上桌,浓郁醇厚的牛油香气扑鼻而来,瞬间点燃了刘顺的味蕾,让他的食欲被彻底勾起。刘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毛肚,遵循着“七上八下”的黄金原则,将毛肚放入翻滚的锅中。每一次将毛肚提起,都能看到它表面挂满了红亮香辣的汤汁,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毛肚在锅中翻滚,仿佛在跳着一支热烈的舞蹈,与锅底的各种香料相互交融,释放出诱人的香味。
涮好的毛肚入口爽脆可口,伴随着“嘎吱”一声轻响,浓郁的川味在口中瞬间绽放开来。那鲜辣的味道如同一场热烈的舞蹈,在味蕾上尽情跳跃,刺激着每一个味觉神经,让刘顺忍不住发出一声满足的赞叹。先是辣味在舌尖上炸开,如同一团热烈的火焰,点燃了整个口腔;接着是牛油的醇厚香味缓缓散开,如同温暖的春风,包裹着辣味,使其更加醇厚;最后是毛肚本身的脆爽口感,为这场味觉盛宴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