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3章 安禄山(2 / 2)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首页

“翻译官,你给朕说一说,这国书上都写着什么内容?”安禄山看着赵瀚洺说道。

“陛下,鄙国赞普说了,愿意与大燕国永结盟好,共同对大唐用兵,覆灭大唐,共分山河。”赵瀚洺恭敬地说道。

“就这些?”

“陛下,鄙国赞普还说了,全权委托鄙国使者多吉贡布与贵国商议出兵时间。”

“没有了?”

“没有了。”赵瀚洺说着,看向身边的多吉贡布。

多吉贡布会意,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鄙国赞普还口头表示,为了体现大燕国的诚意,请大燕国负责全部的粮草和甲仗供应,并支付鄙国三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安禄山闻言大怒:“好大的胃口!你当我这大燕国是善堂不成?开口就要全部的粮草甲仗,还要三百万两白银,你莫不是在消遣朕!”

说罢,肥厚的手掌猛地拍在御座扶手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旁边两个太监都瑟缩了一下。

多吉贡布早就料到安禄山会恼羞成怒,说道:“皇帝陛下,实不相瞒,去冬以来,我吐蕃遭受百年不遇的冰灾,牛羊马匹死伤无数,损失非常严重,短期内无法向大唐发动攻击。

如果皇帝陛下能答应我们的条件,鄙国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皇帝陛下说要打哪里,鄙国就打哪里。

皇帝陛下,我吐蕃勇士乃是雪域神鹰,一直以来都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是尽人皆知的。大唐的薛仁贵和王孝杰,都是当世名将,都被我吐蕃打得全军覆没。

如果能得到足够的补充,我吐蕃国的骑兵更是纵横天下,可以横扫剑南、陇右和西域。请皇帝陛下三思!”

安禄山看向中书令张通儒,问道:“张爱卿,你有什么看法?”

张通儒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吐蕃国乃是狮子大开口,不能应允。”

“非也,非也!”达奚珣不等安禄山发问,开口反驳道,“陛下,与吐蕃国结盟,乃是我大燕既定之策略。

如今,吐蕃遭受灾难,无力出兵,这或许是事实,但也不一定。

老臣认为,吐蕃国这是在观望。如果我大燕占据优势,吐蕃就趁机出兵,与我大燕一道灭了大唐。

如果大唐占据优势,我军久攻不下,他们就作壁上观,保持中立。

甚至,不排除他们会与大唐媾和,联手对付我大燕。请陛下明鉴!”

张通儒见达奚珣毫不客气地驳斥自己,接着说道:“陛下,左相大人乃是一派胡言!

我堂堂大燕国,行得正,坐得端,上应天命,下顺民心。自范阳起兵以来,各州郡望风而降,大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唐军溃败千里,这赫赫战功,磅礴气势,谁人能敌,何人能挡?

那吐蕃鼠目寸光,贪心不足,趁机勒索,我大燕国若是听之任之,实乃丧权辱国!置我大燕国的国格于何地?置皇帝陛下的天颜于何地?”

张通儒说得慷慨激昂,脸上的肌肉因激动而微微颤动。

他顿了顿,余光瞥向达奚珣,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继而面向安禄山,双手抱拳,语气愈发恳切:“陛下,当下之急,是趁着我军锐气正盛,一鼓作气,拿下长安。

到那时,大唐的财富、粮草、土地皆为我大燕所有。就算没有这三百万两白银,不供应粮草和甲仗,吐蕃也会抢着跟我大燕结盟!”

见两位宰相当着吐蕃使者争吵不已,礼部尚书平冽赶紧出来打圆场:“陛下,两位相爷所言都有道理。

左相大人担心吐蕃持观望的态度,老臣认为确有可能。臣以为,无论吐蕃真心与否,此刻都不宜与之交恶。如果贸然拒绝结盟,无疑是将吐蕃推向大唐的怀抱。

右相大人认为要全力进攻长安,老臣也很赞成。只有拿下了长安,才有与吐蕃讨价还价的资本。

这只是老臣的片面之言,一切还望陛下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