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七日倒计时(2 / 2)穿越三国,我得系统不靠谱首页

"汉丞相诸葛亮可在?"城下的"钟会"高声喊道,声音清朗,"魏镇西将军钟会,请见!"

城墙上一片哗然。钟会现在是魏国的镇西将军?历史上这个时候他应该还是个孩童才对!

诸葛亮上前一步:"亮在此。钟将军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钟会"微微一笑,举起那枚发光的齿轮:"丞相可识得此物?"

诸葛亮不动声色:"愿闻其详。"

"此乃"时之轮",家师司马徽所赐。钟会"的声音突然变得诡异,像是好几个人同时在说话,"今奉"校正者"之命,特来告知:七日之后,紫星最亮时,历史将重置。届时,丞相可做最后选择。"

司马徽?那不是东汉末年的隐士吗?早该去世多年了!我脑中一片混乱。

"何谓最后选择?"诸葛亮问道。

"归顺校正,或灰飞烟灭。钟会"说完,调转马头,缓缓退回军阵。

城墙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番诡异的对话震住了。

"丞相..."我低声道,"此人恐怕不是真正的钟会,而是..."

"时间校正者的使者。"诸葛亮接过话头,"然其所言"司马徽",令亮心生疑虑。"

回到丞相府,我们立刻开始研究对策。龙袍上的投影显示,要完成"五丈原协议",必须集齐三枚齿轮。现在两枚在我们手中,第三枚在那支军队的"钟会"手里。

"七日之内,必须取得第三枚齿轮。"诸葛亮总结道,"同时,需准备重演五丈原之夜。"

"如何重演?"赵云问道,"难道要丞相再"死"一次?"

诸葛亮摇头:"非也。此次需完成协议后半部分——让亮"活"而不活。具体方法..."

他展开龙袍,指向"归位处"的标记:"需前往五丈原,在"归位处"建立连接。"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丞相,那个"钟会"提到的司马徽...您可认识?"

"司马德操,亮少时曾有幸拜见。"诸葛亮回忆道,"其人通晓天文地理,尤精《周易》。若校正者假其名,必有所图。"

正讨论间,外面又是一阵骚动。侍卫慌张来报:"陛下...陛下突然出现在城墙上,对着那支军队大喊大叫!"

我们匆忙赶到北城墙。眼前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

刘禅站在城垛上,白发飘扬,面容却时而年轻时而衰老。他对着城外的军队挥舞手臂,声嘶力竭地喊着:

"朕不回去!朕绝不回去!你们休想重置朕的江山!"

城下的"钟会"冷静地看着这一幕,举起那枚齿轮。齿轮发出紫光,照在刘禅身上。刹那间,刘禅的身体开始扭曲变形,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拉扯。

"不!"我冲上前想拉住他,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弹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取出我们的两枚齿轮,高举过头。蓝光与紫光在空中碰撞,爆发出刺目的白光。刘禅从城垛上跌落,被赵云及时接住。

白光散去后,城外的军队已经后撤数里,而刘禅在赵云怀中昏迷不醒,但至少恢复了年轻的模样。

"回府。"诸葛亮沉声道,"事不宜迟。"

丞相府密室内,我们将昏迷的刘禅安置在榻上。诸葛亮为他诊脉,眉头越皱越紧。

"陛下体内...有两股气息相冲。"他低声道,"一老一少,一阴一阳。"

我从药箱中取出镇静剂,为刘禅注射。药物起效后,他的呼吸平稳下来,但皮肤下仍有细微的蓝光流动,像是某种能量在血脉中穿行。

"陛下恐怕也是时间紊乱的受害者。"我推测道,"或者说...他同时存在于多个时间线。"

诸葛亮沉思片刻,突然问道:"秦卿可曾听过"庄周梦蝶"?"

我一愣:"丞相是说...?"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诸葛亮轻声道,"今陛下之状,岂非类此?"

我恍然大悟:"您是说,陛下同时体验着不同时间线的自己?"

"然也。"诸葛亮点头,"亮思之,校正者所欲"重置"者,正是此等紊乱。然其手段..."

他话未说完,刘禅突然睁开眼睛,瞳孔完全变成了湛蓝色:"他们来了...为了毁灭证据..."

"陛下?"我小心地问,"什么证据?"

刘禅的嗓音变得苍老嘶哑:"诸葛孔明活到建兴四十二年的证据...他们必须抹去这段历史...必须让五丈原成为终点..."

说完,他又陷入昏迷。室内一片死寂。

"丞相..."赵云声音发颤,"末将听不懂这些..."

诸葛亮却异常平静:"子龙,传令准备车马,明日启程前往五丈原。"

赵云领命而去。诸葛亮转向我:"秦卿,今夜我们需做最后准备。"

他取出一卷帛书,上面绘制着复杂的装置图:"此乃"续命台"设计,依卿《工器百术》与亮之《周易》推算而成。需在五丈原"归位处"搭建。"

我仔细查看图纸,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个简易的量子稳定装置!虽然用古代术语表述,但原理与现代物理学惊人地相似。

"丞相...您是如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诸葛亮淡然一笑,"卿之《工器百术》启亮多矣。"

我们连夜准备所需材料。龙袍被小心地拆解,金线中的量子编码被提取出来,编织成一张网。两枚齿轮放置在特定位置,形成一个能量场。

黎明时分,一切准备就绪。赵云来报,车马已备好,但城外军队有了新动向——

"他们分成三路,"赵云汇报道,"主力仍在北门外,两支偏师分别向东西移动,似乎要包围成都。"

诸葛亮点点头:"虚张声势耳。其主力必随我等前往五丈原。"

"为何如此肯定?"我问。

"因其所求者,非成都,乃亮与卿也。"诸葛亮目光深邃,"尤其亮之"建兴四十二年"证据。"

我忽然明白了:"他们要阻止"五丈原协议"完成!如果丞相真的活到建兴四十二年,就证明时间可以被改变!"

"然也。"诸葛亮整了整衣冠,"时辰已到,启程吧。"

走出丞相府,朝阳刚刚升起。紫色的星辰在白昼依然可见,高悬天际,像一只冷漠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行动。

七日倒计时,现在只剩下六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