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章 定内忧十四(1 / 2)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首页

月光透过坤宁宫的窗棂,洒在英娘虔诚合十的双手上,她在心中一遍遍默念祷词,为远在夔州的谭威祈福。

而此时的夔州城,谭威正立于城头,望着暮色中井然有序的街巷,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自攻破夔州后,他日夜操劳,安抚百姓、整编降军、加固城防,如今局势总算稳定下来。

飞骑传来的命令打破了这份平静,黄崇派人快马加鞭送来文书,命谭威将防务移交风州军,即刻率圭圣军回沙江。

此前黄崇派人在成都散布方克行畏战的谣言,这一招果然奏效,张献忠对这位麾下大将心生猜忌,已派人前来督战。

而明廷因夔州城破,收复四州的决心愈发坚定,不仅提升了黄崇、谭威等人的官职,粮草也如流水般运往沙江,一场持久战的序幕正缓缓拉开。

谭威展开地图,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阴影,沙江东北驻地是黄崇本意,但他的目光却死死盯着地图上西南角的袁家关。

那里地势险要,扼守敌军后路,一旦占领,便能将方克行的部队置于进退两难之地。

“将军,若不按黄帅命令回驻地,怕是会惹他不满。”

赵岩站在一旁,压低声音提醒道,眼中满是忧虑。

谭威握着狼毫的手顿了顿,有些果决说:

“兵贵神速,袁家关乃天赐良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战机稍纵即逝,若等层层上报,贻误战机,才是真正的失职。”

他抬起头,下定决心道:

“若敌军对袁家关无反应,我军便放弃此地,转而突袭介州,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赵岩等人虽心有疑虑,但看着谭威不容置疑的眼神,终是抱拳应下。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谭威一声令下,圭圣军如黑色的浓雾,悄无声息地朝着袁家关奔袭而去。马蹄裹着棉布,军卒衔枚疾走,月光下兵器的寒光若隐若现。

袁家关地处敌军后方,驻守的四百敌军怎么也想不到,明军竟敢深入腹地发动奇袭。他们或围坐饮酒,或倚墙打盹,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

当第一声喊杀划破夜空时,敌军才如梦初醒。但一切都太晚了,圭圣军的骑兵如利剑般撕开防线,步兵紧随其后,潮水般涌入关城。

火把照亮了厮杀的战场,喊叫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驻守敌军慌乱抵抗,却如散沙般不堪一击。

谭威一马当先,长枪所指之处,敌军纷纷倒下。不到半个时辰,袁家关便插上了明军的旗帜。

消息传到方克行耳中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面色瞬间惨白,袁家关失守,意味着他的后路被断,补给线岌岌可危,部队随时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手中的兵书被攥得皱巴巴的,而此时的谭威,正站在袁家关城头,望着远处敌军营地方向。

他知道这一步棋,已然让整个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朔风裹挟着沙砾,发出刺耳的 “猎猎” 声,监军周齐麟骑在高头大马上,玄色锦袍在风中翻卷,腰间镶玉短刃随着马匹的颠簸轻晃,折射出冷冽的光。

他望着不远处的帅阵大营,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三年前那三十鞭的疼痛仿佛还在背上灼烧,方克行举刀行使军法时眼中的杀意,成了他心底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今靠着妹妹在张献忠面前得宠,他一路攀升至左司马录事参军,此次带着密令而来,就是要让方克行付出代价,大王密令说,若方克行敢畏战,他便毫不犹豫地夺其指挥权。

踏入帅帐,周齐麟刻意放缓脚步,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正在研究地图的方克行身上。

方克行展开地图的手骤然收紧,指节泛白,他抬眼看向周齐麟,眼底闪过一丝厌恶,喉间滚动着未出口的冷哼。

三年前那场因周齐麟擅自出兵导致的惨败,三座城池失守,多少将士埋骨他乡,作为主将,他按军法要斩了周齐麟,却被此人凭借关系苟且偷生,只挨了三十鞭。

“方军帅,大王命我监战,咱们可别让大王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