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军事上的事,崔老师是真不懂。什么叫天尊暂时不准备出兵了,可以减少点京畿道的训练和武备。越是军粮紧缺,人心不稳越是要拉练。要把他们往死里练,不然一旦闲下来,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这一闹起来,保准按下葫芦浮起瓢,一茬接一茬。”
等他一声叹息,知道他心气散了。袁乘风才把话接了过去,“军务上的事,我们的确不懂。听你这些话,既有担当,又有坚持。正说明你是历练出来了。为师为你高兴。所以想请教你一下,大将军。就真的没办法减少点军费度支吗?”
听师父居然开玩笑叫自己大将军,庄清云连忙收拾了精神,环手一拜才敢开口,“师父。您就别折我的寿了。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通过调兵,把前线的部队换到后方,毕竟前线消耗要比正常养兵的开支大很多。还可以适当减少武库的储备和暂停其他研发等。但终究还是有限。说实话,军费上能省出来的不多。崔尚书还是应该往大方向上着手。比如说服那些大地主大粮商开仓放粮。至少可以试试我前面说的,向各地购粮的事。毕竟靠我这种私人捐献的,最多也就解决自己方面的一些小问题。”
“他不会是想要开储备粮吧?放军囤粮的事,可别问我。这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这是风险控制的问题。直接上书天尊吧。这事就算天子下令开仓,我估计徐圣君都能给他顶回去。换我,我也要顶。除非天尊下决心,否则这事别想。”庄清云突然想到什么,急急忙忙又补了一句。
看庄清云难得露出急吼吼的样子,袁乘风更知道他的难处,越发地保持儒雅从容,“你说的理,为师懂了。你和崔尚书说得话,其实他也听进去了。只是操作起来十分困难,他三番四次找你,也是因为你最通情达理。我已经下令鸿胪寺积极配合户部联系周边各国,甚至连东南诸部的蛮夷,都有文书交涉,收集他们的余粮。至于维护国体是礼部的事,这个为师自会尽力。只是太府寺管理着全国的经济制度,他们现在掣肘户部。崔尚书总是来找你,也是不得已。对他而已,只要有一点进展,都会全力以赴。”
“没想到我整治了一下梁逸爱,结果阴差阳错把他弄到了太府寺,反而给您和崔老师添了麻烦。”
“保护梁逸直的事,你做得对。而且,就算梁逸爱不是太府寺卿,宗亲为了敛财,一样会顶着户部的。换谁做寺卿都一样。”
“政事堂就不出面吗?孙辅机应该不会这样纵容宗亲才对啊。这不符合他的利益啊。”
天元看了一眼庄清云,稍加停顿才说,“你师伯这几日整天都在太府寺和宗亲打擂台呢。清云,我知道这几日你也是心急,京畿道的军务京兆府的政务都忙。还在关心洛州府的事。更是为两地百姓,一营将士贴了不少家资。为师在这,先谢谢你。”
听他这样讲,庄清云急忙起身又要施礼,被他拦住。
“师父是个文人,清贫惯了。在武备上,财力上都不及你。所以,要承担的责任也比你少。你比我难,所以我谢谢你。但你别怪师父苛责。养气,君子修身之道也。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该从容不迫,儒静淡雅。胸怀天地,气吞寰宇。前面你说话时候,气度急迫尚且有情可原。但孙司空是三省尚书,又是圣君。你作为下官,难道在他身后,就可以指名道姓吗?我相信,这不是你修行的目的吧?”
“爱之深,责之切。”庄清云听袁乘风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忘对他谆谆教导真诚教导,眼圈一红,加上累日的辛苦,压抑的情绪,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起身跪到他的面前,诚心诚意地向他拜了下去。
“政务上的事,你已经很尽心了。崔尚书那里,你也体谅他的难。今天你和我讲的,我去和他细说。清云,为师请你再帮我个忙。”袁乘风一边说一边走到他的身旁,抚着他的背。
“师父您说。无论什么事,弟子必当全力以赴。”庄清云抬起头,用仰望父亲的眼神看着天元。
“关于你几个师兄。龙士和仲甫在下界,可能还好些。其他几个,特别是希屏和相厦跟在我身边,看我吃的少,自己也不吃。其实我捐俸禄时候,留下了照顾他们的钱,至少能保证他们的一日三餐。但是,他们硬要学我的样,跟着我受苦。你知道他们的,都还只是金仙初期的修为,这样下去不行啊。你如果还有余力,就当为师问你借,以你的名义接济接济他们。他们都跟着我苦修惯了,底子本来就不是最好,如今连年受饥,我怕他们吃不消。”
“师父!我会的。我会的。其实我一直想照顾几位师兄,只是他们都不肯接受。现在有您这话,不仅是几位师兄,还有那些日子紧的师侄们,我都会照顾的。您放心吧。倒是您,千万不能苦了自己。捐了俸禄,您也没有其他进项。要维持这个家太不容易了。我看您还和崔尚书一起募集善款。。。”
说着说着庄清云眼睛又红了,“不行,师父。你听我的,您是国家柱石。崔尚书也一样,你们的身体不能有事。我平时身上不带钱,晚些让墨奇送两袋钱来。您带给崔尚书一份,自己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