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媒婆从何雨柱家出来后,直奔贾家,看着大门敞开着,就知道人回来了。
“张翠花在家吗?”
“哎呦,这不是他唐婶子吗?拜托你给东旭找的对象有眉目了?哪里人?长得怎么样?好生养不?勤劳能干不?” 贾张氏堵在门口满脸堆笑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唐媒婆也不吭声,只是站在门口向屋内上下打量,心想:“大热天也不先请我进屋坐下,喝口水啥的,这么大的人还不如刚才的小伙子会办事”。
贾张氏眼巴巴的看着唐媒婆一声不吭,这才想起来,是自己求人办事还没有让人进屋落座呢,忙招呼道:“嗨,你看我这也是太激动,他婶子您先进屋坐,我给您倒水解解渴,这大热天的,辛苦您跑一趟”。
进屋落座后,看着屋内的摆设,不说多么脏吧,各种物品的摆放也是杂乱无章。贾东旭要上班,一个大男人也不会收拾啥的,贾张氏又好吃懒做,每天除了买个菜做个饭也就是坐着盘布鞋底子或者睡觉,甚至内屋被子都没有叠放好,怪不得找儿媳妇重点突出勤劳能干。
“你托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有眉目啦,对方是距离我娘家不远秦家村的,年龄正合适,今年刚满19岁,哎呦,哪模样俊俏的呦!十里八乡的媒婆都快把门槛踏破了,也就是一心想嫁到城里来,才拖到现在。彩礼要求也就是15块钱,别的没有什么大的要求,要是咱们这没问题,明天我就去把闺女领回来让他俩见见,合适的话就直接把证扯了就行。” 唐媒婆一口气讲解了下对方的条件和要求。
“行,那就这么定啦!您看大概什么时候过来,我好让东旭请假在家等着”
“这样吧!先给我2块车票钱,明天下午我把人闺女带过来,见面后,如果俩人相中了就直接领证结婚。” 这个年代一般媒礼钱也就三五块算顶天啦,之所以先要了2块车票钱是因为大热天还得来回跑,算额外的辛苦费。
第二天一大早,唐媒婆就赶去东直门汽车站,经过一个小时的奔波,先回到了西北五环外的唐家岭村,跟自家大哥唐民说明了来意,想给侄女介绍给城里的对象。唐民是一个淳朴的农家汉子,孕育了三个儿女,双胞胎兄弟唐刚和唐强还未成家,唯一的宝贝闺女唐甜刚满17岁,跟别人家重男轻女思想不同,唐民从小就喜欢这个最小的闺女,除了一些家务活外,从来不要求她下地干活,所以,对于未来女婿的人选特别谨慎,准备让自己妹妹带人过来看看再说。
唐媒婆也没过多续说,毕竟自己也清楚大哥的脾气,对自己的这个漂亮侄女宝贝的很,就答应找个时间带人过来见面,让娘家人好好把把关,万一自己看走眼了在娘家不落好就坏了。
吃完午饭打了个招呼,就往邻村秦家村走去,到了秦家把男方条件照实说了一遍,那个年代城里的条件再差也比农村好一些,城里的工人基本上算是铁饭碗,不用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在家相夫教子,照顾好家里就行。秦家心中叫好,秦淮茹便跟着唐媒婆踏上了回城里的汽车。
昨晚,贾张氏跟贾东旭叙述了媒婆来家的情况,让他今天下午请假早点回来相亲,贾东旭前面一年内见面了五六个相亲对象,不是嫌弃女方长的不好看,就是女方嫌弃他家条件不行,工资不高,每个月也就22块5,家里还有个好吃懒做的妈,也知道自己现如今的条件娶个条件好的城里人不现实,也就退而求其次的同意了,只要女方长得好看,勤劳能干就行,这条件还挑个啥劲。
下午,贾东旭顾不上吃饭,请了半天假就往家里跑,路过菜市场,一咬牙便买了一只鸡和多半斤猪肉,打算弄俩硬菜,让女方对自家第一印象好点。
“妈,我回来了,相亲对象来了吗?”
“东旭,你买鸡和猪肉了啊!真好,好久没吃肉了,正好我还没吃饭呢,把肉炒了吧!”
“妈,这鸡和猪肉是等相亲对象来了吃的,总不至于人第一次来连个像样的硬菜都没有吧!前面相亲人保不齐就是人家看了咱家连个硬菜也没有同意,好歹第一次见面要给人留下个好印象。”
“前面哪些不同意是她们没眼光,能嫁给咱们家是他们的福分,再说今天见面对象可是个农村的丫头,她还能不乐意了?”
“我不管,妈,方正这些是等人来了才能吃的,我先把鸡炖上,等人来了再炒肉。您要是饿了就先吃个馒头对付一口吧!” 说完贾东旭便开始处理鸡,准备炖鸡了。
下午两点钟左右,唐媒婆领着秦淮茹走入95号院的大门,几个大妈吃完饭正坐在前院阴凉位置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