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妹她还在太后那儿。”宋璟道。
芳嫔眼珠子转了一圈,对身后侍女招了一下手,侍女便捧着匣子上前。
“普通的野山参,送给老夫人和郡主补身子,还望老夫人不要嫌弃才好。”芳嫔面上一片笑意,说着客套话。
老夫人瞥了一眼那个匣子里的东西。
嚯,足有小臂粗细的野山参也能说是普通。
好大的手笔呀……
“那便多谢芳嫔娘娘。”老夫人道。
芳嫔在揽星阁坐了好一会,左右等不来宋瑶,也不好意思再赖着不走。
芳嫔前脚刚走,宋瑶就带着太后的赏赐进了揽星阁。
宋瑶按着规矩给宋璟行礼,宋璟忙上前拦着,还没来及张嘴,便瞧见了宋瑶头上的簪子,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太后竟如此疼三妹妹,将这簪子都赠给三妹妹了。”又怕老夫人不明白,宋璟回头冲老夫人解释,“这可是太后的爱物,十日有五六日都戴着。”
听宋璟这么说,老夫人才注意到宋瑶头上的簪子,“太后的簪子你也敢接?”
宋瑶眉梢轻轻一挑,敛了神色,语气温顺道,“太后赏赐不敢不接,若是不接岂不成了抗旨?不过……太后疼我之余更是说了要对大姐姐多加照拂……”说着宋瑶叹了口气,抓着宋璟的手,正色道,“太后让大姐姐你抄录十二卷佛经送去给她老人家……太后要的急,说是会知会皇后娘娘,这几日……你便不用去请安了。”
抄录佛经这事听起来不像是好差事,但宋璟清楚太后这是允了三妹妹,决定庇护她了。
听宋瑶这般说,宋璟和老夫人脸上并未露出欣喜神色,反倒是皆有一缕淡淡的幽容。
宋瑶救了太后之事,后宫上下无不知晓,太后如今又叫她抄录经书,还不用去给皇后请安,摆明了是想告诉后宫众人她宋璟如今是太后的人了。
可太后与皇后不睦是众人皆知之事,宋璟成了太后的人,还明着要打皇后的脸,叫宋璟抄写经书连请安都免了,这是要将宋璟推到风口浪尖……她要佛经早一些,晚一些都无妨,为何还偏偏知会了皇后,告诉她,宋璟这些时日不用去请安了,还不是为了下皇后的脸面,叫她难堪。
有太后的庇护是好,可护不护得住也要看宋璟自身是否有利用价值……
太后对宋瑶是喜爱的,对宋瑶的救命之恩,她也会“牢记于心”...不过,她如此“庇护”宋璟,使她成为众矢之的,倒有些恩将仇报的意思。
太后疑心深重,又贪恋权势,即便做了太后也不会叫权柄旁落。她心知皇后对她不满,她又何尝对皇后满意呢?如今身处皇后之下的纯贵妃,当初可就是她亲手扶持上来的。她知道,皇后早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杀之而后快。身处后宫这么多年,什么样阴毒的手段她没见过?在她心中已经认定了,围猎场上的那匹马,是皇后或是皇后母家的手段了,扶持宋璟不过顺水推舟,为她所用。只是,刀用之前总是要先磨一磨的。
宋瑶何尝不知太后心性,就是因为知道,她才要将大姐姐亲手推到太后身边。皇帝是太后亲生的,在疑心方面继承了个十成十。皇后的父亲朱阁是当今宰辅,若没朱阁的辅佐支持,皇帝坐不上这皇位。皇帝给了朱阁极大的权势,更是册封了朱阁的女儿为皇后,但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皇帝的心性狠辣,怎会一直容忍朱阁把持朝政?太后与皇后的争端,皇帝又真的不知?他不过是乐享其成罢了,他不喜朱皇后,却不能挑她的错漏,不然会叫朱阁疑心,那由太后代劳,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