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列宁的十月赌局 第4节 革命的退却(2 / 2)俄罗斯风云录首页

3 月 8 日,红军踩着冻结的芬兰湾冰面发起了冲锋。喀琅施塔得的探照灯将冰原照得惨白,在这冰冷的战场上,战争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冲锋的士兵成片坠入冰窟,鲜血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凝成珊瑚状冰花。这场战斗异常惨烈,喀琅施塔得叛乱导致近万名红军士兵伤亡,水兵死亡数超两千。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图哈切夫斯基最终踏进要塞时,发现起义水兵的食堂里堆着法国罐头。原来,这是白军通过芬兰走私的“援助”。图哈切夫斯基踢翻餐桌冷笑:“红色水兵?不过是帝国主义餐桌上的剩饭!”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起义水兵接受了白军的援助,就否定他们反抗的初衷。他们的反抗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抗议,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白军的援助,只是在他们困境中的一种无奈选择。

三、列宁的妥协:新经济政策的赌局

镇压的硝烟未散,列宁却在政治局会议上抛出了惊雷:“我们错了。”他的这句话,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沉默。他抖着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告人民书》,纸页上的血指印触目惊心。列宁意识到,继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在给自己的棺材钉钉子。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倒戈,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政策的失败。国家的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如果不及时做出改变,革命的成果将毁于一旦。

1921 年 3 月 21 日,全俄苏维埃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给陷入困境的俄国带来了一丝希望。莫斯科的投机商普拉东在街头支起烤炉,面饼香气引来排队的长龙。这是四年来首次合法私营贸易,它标志着俄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农民伊万赶着马车穿过哨卡,车上的小麦换来了一台德国缝纫机。他感慨地说:“早知道能留着口粮,谁去当‘绿匪’?”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保留一定的余粮,并可以自由进行贸易,这一政策让农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缓解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然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退让引发了党内的地震。布哈林怒摔茶杯,他认为这是向资本主义下跪。在一些人看来,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存在,是对社会主义原则的背离。但列宁却有着自己的思考,他指着窗外排队买面包的工人说:“看看这些‘无产阶级’,他们裤兜里藏着银卢布——因为黑市的面包比配给制便宜三倍!”在当时的情况下,黑市交易盛行,这说明配给制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打击黑市,恢复经济秩序。

在乌拉尔矿区,工程师们发现德国资本家带来的不是剥削,而是井下安全灯和八小时工作制。德国资本家的投资和先进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水平。新经济政策实施首年,私营经济贡献全国 40%工业产值。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它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引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激发了经济的活力。

四、退却与重生:钢丝上的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像剂强心针,让休克的俄国经济恢复了心跳。到 1925 年,俄国工业产值回升至战前 87%,私营店铺占据了莫斯科七成街面。城市的街道上热闹起来,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善。然而,暗流仍在涌动。斯大林在西伯利亚征粮时,被农民当众羞辱:“跳个列兹金卡舞,高兴了给你点粮食!”这一事件反映了农民对新经济政策的复杂态度。虽然新经济政策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但长期以来的苦难和对政府的不信任并没有完全消除。

这位未来领袖的笔记本上,悄悄画满了集体农庄的蓝图。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的妥协,要实现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起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和国有工业。他的这种思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着明显的分歧。

1921 年大饥荒致 500 万人饿死,人相食惨剧遍及 30 省。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性。列宁的烟斗在 1924 年 1 月永远熄灭。他的遗嘱里还夹着新经济政策的草案,页边批注潦草如急救处方:“退却是为了喘气,但呼吸不是目的……”列宁深知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政策,它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经济,为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七年后,斯大林用拖拉机碾碎了这一切,将俄国拖入更疯狂的冲锋。他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运动,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等。

列宁临终前警告:“斯大林同志过于粗暴,不宜担任总书记”。但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按照列宁的意愿进行。斯大林成为了苏联的领导人,并对苏联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总是充满黑色幽默——当喀琅施塔得的水兵高呼“保卫革命”冲向红军时,他们脚下的冰层正在开裂;当列宁签署退却法令时,谁又能料到这竟是苏维埃最后的柔软时刻?新经济政策就像冻土中挣扎的春芽,终究被钢铁履带碾成齑粉。但那一瞬的生机,足以让后世看清:革命的车轮若不懂刹车,终将坠入深渊。新经济政策虽然最终被放弃,但它的历史意义不可忽视。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教训,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政策,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